轴承端盖是一种精密机械元件,将运转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,以减少摩擦损失。轴承端盖一般由四部分组成:内圈、外圈、滚动体和保持架。内圈的作用是与轴配合旋转;外圈的作用是配合轴承座起支撑作用;在保持架的帮助下,滚动体均匀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。其形状、尺寸和数量直接影响轴承端盖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;保持架可使滚动体均匀分布,引导滚动体旋转并润滑。
轴承端盖过早老化会导致设备停机和损失。轴承端盖过早老化的原因包括:配合过紧、润滑不良、安装不对中、强烈振动、材料疲劳、污染和腐蚀等。
1. 太紧
当轴承强行套入轴颈时,轻的轴承会在滚道底部产生严重磨损的环形轨道,重的轴承会在滚道的内圈、外圈和滚珠上产生裂纹或剥落。原因:滚珠与滑道间隙过小,扭矩增大,摩擦增大,轴承工作温度过高,加剧轴承磨损和疲劳,导致故障。
预防方法:恢复轴承径向间隙,减少干涉。
轴承装配质量有两种检查方法
目视检查方法:当轴承安装在电机端盖轴承腔内,用手转动端盖时,轴承转动自如,无振动和上下晃动,视为合格。
塞尺检查方法:将带轴承的电机端盖组装在底座挡块上,用0.03mm厚的塞尺检查轴承周围的径向间隙。如果很大间隙刚好在中心上方(电机水平安装),则为正确可靠的装配,否则为安装不良。端盖的位置应适当调整和重新组装,直至合格。
2. 润滑不良
轴承端盖润滑不良的原因,是严重缺乏透明润滑脂或润滑脂干燥老化。由于电机高速运行产生的摩擦热,轴承温度过高,氢化变色,表现为轴承的滚珠、保持架、内圈和轴颈变为棕色或蓝色。
预防方法:根据电机运行时间、环境温度、负载条件和润滑脂质量四个因素确定补油和换油时间。一般情况下,当电机运行6000-10000n时,应补充一次油;换油一次,每次换油10000-20000次。2极及以上电机换油量为轴承室容积的1/2-213,采用优质锂基润滑脂。
3. 安装不居中
如果安装不居中,则轴承滑道上不仅会有胎圈痕迹,还会有球的不均匀磨损痕迹和偏转。用塞尺检查轴承两侧的径向间隙时,间隙会不相等,且差值较大。原因可能是铁椰子头直接撞击轴承外圈;传动带拉得太紧(齿轮啮合);使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中心线不平行。当偏心率大于1/1000时,会导致轴承工作温度过高,滑道和滚珠严重磨损,转轴弯曲,端盖螺栓压缩面与螺栓轴线不垂直。
轴承端盖正确的安装方法:使用端面光滑平整、厚度与轴承内圈几乎相同的钢管套将轴承压在干净轴颈的正确位置。力应均匀且不太强。然后根据不同的电机转速检查轴承端盖轴端径向的允许跳动值。